35.

推荐阅读:

一秒记住【去看文学 www.qk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这帖子来头可是不小,光是看用暗红压的边就可见来历。

    南氏王朝,黄为尊,紫为富,红为贵。

    送帖子的人还在外侯着没走,这般举动好似黛玉一定会去,不想在奔波,干脆等着拿回帖。

    虽等在外,规矩却是极好。

    不怪他们有这般自信,毕竟这帖子可是康郡王妃。

    黛玉看着帖子内容,面上没有什么表情,还是平日淡然的模样。

    放在帖子,黛玉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似在想着什么。

    按照来帖,康郡王妃是贾敏手帕之交,听由故人之女来京,故想见之。

    帖子上还盖了康郡王府的印,若这个是作假,那作假之人就真是在作死了。

    黛玉知道自己的娘亲是有手帕之交,却不知是谁。

    “郡王妃。”黛玉轻说道,若是别人之邀,黛玉可能会想理由回绝。

    可这是郡王妃。

    一来是自己娘亲的手帕之交,黛玉确实想要见见。

    二来若是回绝了邀请着实不礼貌,怎么也是郡王妃,自家爹爹不在身边,黛玉做什么事情都要考虑到林家。

    怎的也不差上这几日,黛玉心想。

    转回书房,亲自写了回帖。

    康郡王府。

    “主子,林家姑娘送帖子来了。”伺候丫鬟。

    平日里这个时候郡王妃早就休息了,今日却还在看书。

    郡王妃虽已年过三十,仍旧眉眼如画,年如双十。

    郡王妃点了点头,放下书,“一切可否准备妥当?”

    “回主子,都准备妥当了。”

    帖子刚送出,郡王妃就开始准备,生怕黛玉来的时候怠慢了。

    郡王妃和贾敏是手帕之交,在贾敏未远嫁林如海,两人还联系。

    前几日听闻黛玉来京,本就想见见,只是世子一直身体身体不适,她就没了这个心思。

    这两天,世子身体才见好转,郡王妃才空出心思来。

    当初她与贾敏闺中是无话不说,只是后来一个远嫁,一个入了皇家,命运的轨迹完全岔开。

    听闻贾敏归去,郡王妃可是恍惚了半月,眼睛一直红肿。

    这世间唯一和自己交心的人也去了,心中不知是何感觉。

    郡王妃的娘家不如贾家,是将门之家,众所周知,将门子弟在乱世地位高,可等着太平盛世,就成了皇帝的眼中钉。

    手握兵权,想必哪个皇帝都不会安心,杨家也不例外。

    康郡王妃娘家做事一向小心翼翼,没被抓住什么错处,在加上边疆慌乱,皇帝暂不敢动了他们。

    只得让将门女眷在京城安家,面上说是皇恩浩荡,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无非是作为人质罢了。

    康郡王妃从小边疆长大,还习过武,性子活泼的很,而贾敏性格则是温柔闲淡,就这样两个人竟然是一见如故。

    按照康郡王妃娘亲的话,这丫头在家里待的时间不如在贾府的时间多。

    贾府众人对康郡王妃不咸不淡,毕竟是将门之女,还入不了贾府人的眼。

    在后来,康郡王妃命硬的说法在京城传开,贾府这势利眼就更不愿与之交往,即便是皇家之人他们也不愿意。

    郡王而已,又不是亲王。

    别说别看贾家官位不大,但是眼界却真是高。

    林家不放在眼里,康郡王妃都看不上。

    在说康郡王妃之所以嫁入皇家,不过是朝政的牺牲品罢了。

    名位上是郡王妃,不过也是个命苦的人罢了。

    嫁入郡王府三年,郡王就去世了,膝下无子,康郡王到了这一辈算是断了根,爵位无人继承。

    京城谣言,康郡王妃命硬。

    郡王妃是有苦说不出,她嫁入康郡王府本就是冲喜,何为命硬?

    康郡王生前对她极好,即便是短短三年,也足以让她对他死心塌地。

    本想着就随她去了,可又怕自己去后,自己的娘家会受到牵连,凡尘之事总是剪不断理还乱。

    不管市井谣言,康郡王妃淡然如水,过着清心寡欲的日子,性子也转了,不似之前的开朗好动,倒是愈发的像贾敏的性格。

    本以为生活会一直这般,直到死去。

    不想三年前的一道圣旨却打乱了康郡王妃平静如水的生活,也可以说给她的生活增添了一丝希望亦或者麻烦。

    不知当今圣上何意,在康郡王去世三年后,竟把七皇子南齐轩放到了康郡王妃名下,本是皇帝亲子,理应是亲王,可如今若却是群王,着实不和规矩。

    不合常理之事往往是有隐情,原是七皇子产后,他的母妃血崩而亡。

    在这个朝代,生产本就是件危险的事情,宫中保小不保大是不成文的规矩。

    可七皇子的母妃不是一般的品位,可是贵妃,深受皇帝喜爱,在这般情况下,应是保大不保小。

    后宫中又传出七皇子生而克母,皇帝本不信,可算了生辰八字后也不由的他不信。

    天煞孤星。

    但天煞孤星也是皇家血脉,不能随便处置了,何况还是皇帝心爱妃子的孩子。

    也不知谁出的主意,说康郡王妃命格和七皇子相辅相成,未成年时归在她名下寄养便可以改命。

    只是冠了康郡王的命,只能是群王。

    正巧康郡王妃也无子嗣,皇帝打着康郡王一族不能断了香火为由,把七皇子过继到了康郡王下。

    这些事情是有宫中少数人知道,毕竟皇子不详对当今圣上也不是什么好事。

    七皇子天生不足,送来时,都是用血人参吊着性命。

    当然这些事情平头百姓都不知道,大家只道皇恩浩汤,对康郡王府不薄。

    只有康郡王妃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若是七皇子没了,不仅仅是她,连着她的娘家都要跟着受罪。

    与其说是皇恩浩荡,不如说是皇室的用心险恶。

    显然皇帝像借此废了杨家。

    可偏偏事与愿违。

    为了保住七皇子,康郡王妃用心了心血,不分日夜的照看。

    康郡王去世这么多年,康郡王府并不富裕,名下的产业也只够王府日常开销,康郡王妃连自己的嫁妆都拿出来给七皇子买血人参续命,期间,皇室之人没有送来半点东西,着实令人心寒。

    郎中看不好,康郡王妃请来和尚、道士,不管什么,只要听说有用,康郡王妃就去求。有些病急乱投医的感觉。

    为了孩子也为了自己的娘家,康郡王妃绝对不放弃。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康郡王妃遇到一世外高人,虽不知来历,但用了他的药方,七皇子确实有了好转。

    到了现在,这位高人还康郡王府上,算起来已经有四个年头。

    王府的人都尊称他为先生。

    说是世外高人,不过是个少年,但言谈之举却沉稳的很。

    康郡王妃也去打探过,消息寥寥,不过都无所谓,只要能治好南齐轩就好。

    七皇子南齐轩,不确切的说应该是世子康齐轩,经过医治,虽捡回一条命,但身体本身的不足之症不是一日两日可以养好的。

    如此这般,康郡王妃只能恳求少年继续留在王府。

    本想着这般的人物,定不会长住一个地方,毕竟康郡王妃四处打探,也没有打探到他的落脚之处。

    不想少年却一口答应下来。

    少年不但精通医术,学术甚广,对于南齐轩,他即是他的专用御医,也是他的先生,所以在王府里大家都尊称他为先生。

    康郡王妃对此人也十分尊敬,有时王府有事,她还会听取他的意见。

    对外,康郡王府只说遇到了仙人,得了方子,南齐轩才得以续命。

    这般是喜事,说明天降大吉,皇帝定不可能去深究。

    且南齐轩不过是个皇家废弃的皇子,其他人也没有太过在意。

    经过了这么磨难,南齐轩与康郡王妃两人虽不是亲生母子却盛于亲生母子。

    对于这个忽然出现在自己人生的小生命,康郡王妃真的是真心对待。

    闲话先说到着,转回正题。

    这两日南齐轩正好去京城外的庄子静养,康郡王妃得了闲空,这才有了见黛玉的心思。

    此次来康郡王府,黛玉用了心思。

    娘亲的手帕之交,可不能怠慢,重生在自己娘亲去世后,黛玉心里总有遗憾。

    两世的时间,娘亲的样子已然模糊。

    之所以如此重视这次会面,无非是想从康郡王妃听到关于自己娘亲的事情,这是黛玉的小心思。

    上着淡蓝色素锦衫,下着珍珠白湖绉裙,发梳双环髻,只带了几只简单的玉簪,如此已经是清新脱俗。

    小小的黛玉不能用国色天香来形容,但的确是灵气可爱。

    黛玉带的见面之礼也用了心思,没拿什么金银之类的俗物,而是用心选了古籍,每本书都仔细的放到锦盒里面,对于不爱书之人,这是废纸,对于爱书之人却是至宝。

    既然是自己娘亲的手帕之交,定不会是世俗之人。

    来到康郡王府,黛玉递了帖子,处于礼数,黛玉在偏门等着。

    王府的大门只有贵客在能进,去贾府的时候,黛玉走的就是偏门。

    王府管家亲自出来迎接,领的黛玉走的是正门,不是偏门。

    足以看出康郡王妃对黛玉的重视。

    轿子落下,黛玉由府上的大丫鬟领到主院。

    “臣女给康郡王妃请安。”